送仲常遊北嶽

· 劉因
大茂玄都閟,他山拱萬靈。 風霆凜神化,河海盡襟形。 昴畢空留影,幽並未了青。 追封王制變,僭祀世塵腥。 禮樂心雖切,煙霞骨有銘。 長懷七十戶,爲我謝仙扃。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大茂玄都閟(bì):指北嶽恆山,位於今山西省渾源縣,古稱大茂山,玄都指道教的仙境,閟意爲深藏。
  • 拱萬靈:指周圍的山峯環繞,如同拱衛着衆多神靈。
  • 風霆凜神化:風和雷霆顯得莊嚴神聖。
  • 河海盡襟形:比喻山川河流如同衣襟般環繞。
  • 昴畢空留影:昴(mǎo)畢是二十八宿中的兩個星宿,這裏指星辰,空留影意爲星辰在夜空中留下影子。
  • 幽並未了青:幽州和幷州,古代地名,這裏指北方地區,未了青意爲山色依舊青翠。
  • 追封王制變:指歷史上對北嶽的封號和祭祀制度的變化。
  • 僭祀世塵腥:僭(jiàn)祀指不合禮法的祭祀,世塵腥指世俗的污濁。
  • 禮樂心雖切:雖然心中渴望禮樂的復興。
  • 煙霞骨有銘:煙霞指山中的雲霧,骨有銘意爲山嶽的壯麗景色深深銘刻在心中。
  • 七十戶:指恆山腳下的村落。
  • 仙扃(jiōng):指仙境的門戶。

翻譯

北嶽恆山深藏於道教的仙境之中,周圍的山峯如同拱衛着衆多神靈。風和雷霆顯得莊嚴神聖,山川河流如同衣襟般環繞。夜空中的星辰留下影子,北方的山色依舊青翠。歷史上對北嶽的封號和祭祀制度經歷了變化,不合禮法的祭祀使世俗顯得污濁。雖然我心中渴望禮樂的復興,但山嶽的壯麗景色已深深銘刻在我心中。我長久地懷念恆山腳下的村落,爲我向仙境的門戶致謝。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北嶽恆山的壯麗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通過對山川、星辰、歷史變遷的描繪,表達了對自然和歷史的敬畏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風霆凜神化」、「河海盡襟形」等,生動地展現了北嶽的莊嚴與神聖。同時,詩人的內心情感與山嶽的壯麗景色相互交融,體現了對禮樂復興的渴望和對世俗的批判。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山水詩。

劉因

劉因

元保定容城人,字夢吉,初名駰,字夢驥,號靜修。學宗程朱,而兼採陸九淵之說。家居教授,隨材器教之,皆有成就。世祖至元十九年,以學行薦於朝,爲承德郎、右贊善大夫。不久,以母疾辭歸。有《靜修文集》。 ► 281篇诗文

劉因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