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史十忠詩
臣有置身義,豈計官崇卑。
偏將知死忠,不曰天下奇。
漢節既披靡,失位趨江西。
閫帳駐臨汝,招來樂其歸。
雪寒南浦愁,羽檄蘄濟師。
一將奮風虎,鼓行亟飆馳。
踰嶺疾戰苦,裹瘡呼健兒。
坐縛膝不屈,伏鑕甘如飴。
小臣裨校耳,職也宜死綏。
廬州大將在,白首豎降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偏將:副將,次於主將的將領。
- 漢節:漢朝的使節,這裏指宋朝的使節。
- 披靡:原指草木隨風倒伏,比喻軍隊潰敗。
- 閫帳:指軍帳,閫(kǔn)指門檻,這裏指軍營。
- 臨汝:地名,今江西省臨川市。
- 羽檄:古代軍事文書,插鳥羽以示緊急。
- 蘄:請求。
- 濟師:增援軍隊。
- 風虎:比喻勇猛的將領。
- 亟飆:急速的風,比喻迅速。
- 裹瘡:包紮傷口。
- 伏鑕:古代刑具,指受刑。
- 甘如飴:形容情願受刑,如同吃糖一樣甘甜。
- 小臣:謙稱自己,指地位低微的官員。
- 裨校:副校尉,低級軍官。
- 死綏:戰敗而死。
- 廬州:地名,今安徽省合肥市。
- 豎降旗:豎起投降的旗幟。
翻譯
臣子有應盡的義務,怎能計較官職的高低。 副將明知會死,卻忠誠不渝,這難道不是天下奇觀嗎? 宋朝的使節已經潰敗,失去了地位,向江西逃去。 在臨汝駐紮軍帳,招攬人才,讓他們樂於歸來。 南浦的雪天寒冷,令人憂愁,緊急的軍事文書請求增援軍隊。 一位勇猛的將領奮起,迅速行動,如同急風般馳騁。 越過山嶺,苦戰不休,包紮傷口,呼喚健兒。 坐以待斃,膝蓋不屈,情願受刑,如同吃糖一樣甘甜。 我這小小的副校尉,職責所在,應當戰敗而死。 廬州的大將,白髮蒼蒼,卻豎起了投降的旗幟。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副將與大將在面對國家危難時的不同態度和行爲,展現了忠誠與背叛的鮮明對比。副將明知必死,卻依然忠誠不渝,勇猛作戰,最終甘願受刑,體現了高尚的氣節和犧牲精神。而大將雖位高權重,卻在關鍵時刻選擇了投降,暴露了其懦弱和背叛。詩歌通過這種對比,強調了忠誠與勇氣的價值,批判了背叛與懦弱的行爲,表達了作者對忠臣的讚揚和對叛徒的鄙視。
劉壎的其他作品
- 《 補史十忠詩 》 —— [ 元 ] 劉壎
- 《 菩薩蠻 · 其一題山館 》 —— [ 元 ] 劉壎
- 《 贺新郎 其一 催花呈赵云舍 》 —— [ 元 ] 劉壎
- 《 補史十忠詩 》 —— [ 元 ] 劉壎
- 《 醉太平 · 黃南山縣寄所寓 》 —— [ 元 ] 劉壎
- 《 意難忘鹹淳癸酉用清真韻 》 —— [ 元 ] 劉壎
- 《 江城梅花引 · 用白雲翁韻送客遊行都 》 —— [ 元 ] 劉壎
- 《 惜馀春慢/选冠子 春雨 》 —— [ 元 ] 劉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