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洞雜賦三首石洞

· 劉詵
冬旱水愈涸,微流行石間。 炯如玉瑣窗,屈曲相交關。 泠然落幽罅,隱約聞佩環。 擇石踞其高,兀兀相對閒。 日宴遂相酌,持觴看青山。 疏雨作還止,徘徊澹忘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hé):乾涸,水枯竭。
  • (jiǒng):明亮,光亮。
  • 瑣窗:雕刻有連環形花紋的窗戶,這裏比喻石洞中的景象。
  • 屈曲:彎曲,曲折。
  • 交關:交錯,相互連接。
  • 泠然 (líng rán):形容聲音清脆悅耳。
  • 幽罅 (yōu xià):幽深的裂縫或縫隙。
  • 佩環:古代女子佩戴的玉製飾品,這裏比喻水聲。
  • 擇石:挑選石頭。
  • 兀兀 (wù wù):形容山石高聳的樣子。
  • 日宴:日暮時分的宴飲。
  • (shāng):古代飲酒器具,這裏指飲酒。
  • 疏雨:稀疏的小雨。
  • 澹忘 (dàn wàng):悠然忘返。

翻譯

冬日乾旱,水流愈發稀少,微弱的水流在石縫間緩緩流淌。石洞內明亮如玉雕的窗戶,曲折交錯,宛如迷宮。清脆悅耳的水聲從幽深的裂縫中傳來,隱約間彷彿能聽到佩環的叮咚聲。我挑選了一塊高聳的石頭坐下,與周圍靜謐的環境相對無言。日暮時分,我在這裏飲酒,舉杯欣賞青山的美景。稀疏的小雨時作時止,我在這樣的環境中徘徊,悠然自得,忘卻了歸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冬日石洞中的靜謐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水流、石洞和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炯如玉瑣窗」、「泠然落幽罅」,生動地勾勒出了石洞的神祕與美麗。同時,詩人通過「擇石踞其高」、「日宴遂相酌」等句,表達了自己在自然中的寧靜與滿足,體現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享受。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讀來令人心曠神怡。

劉詵

元吉安廬陵人,字桂翁,號桂隱。性穎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後以師道自居,教學有法。江南行御史臺屢以遺逸薦,皆不報。爲文根柢《六經》,躪躒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於門。卒私諡文敏。有《桂隱集》。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