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新淦興善寺二首

· 劉詵
欲雨不成雲往還,筍輿穩載度禪關。 青天四匝高峯外,白水交流亂畝間。 經論已隨仙客去,佛煙長共老僧閒。 竟忘柏子西來意,惟有溪聲送出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筍輿:竹轎。
  • 禪關:指佛教寺廟的門。
  • 四匝:四周環繞。
  • 白水:清澈的水。
  • 交流:交匯流動。
  • 亂畝:指田地間錯綜複雜的水流。
  • 經論:佛教的經典和論著。
  • 仙客:指高僧或修行者。
  • 佛煙:寺廟中焚香產生的煙霧。
  • 老僧:年老的僧人。
  • 柏子:柏樹的種子,這裏可能指佛教中的某種象徵或寓意。
  • 西來意:指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的意義。

翻譯

想要下雨卻雲彩飄忽不定,我穩穩地坐在竹轎上,穿越了寺廟的大門。四周是環繞的高峯,青天之外,清澈的水流在田間錯綜複雜地交匯。佛教的經典和論著似乎已隨高僧遠去,寺廟中焚香的煙霧與年老的僧人一同悠閒。我竟然忘記了佛教從西方傳來的深意,只有溪水的聲音伴隨着我離開山間。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遊歷新淦興善寺時的所見所感。詩中,「欲雨不成雲往還」一句,既描繪了天氣的變幻,也隱喻了作者內心的波動。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如「青天四匝高峯外,白水交流亂畝間」,展現了寺廟周圍寧靜而壯麗的自然風光。後兩句則轉向內心感受,表達了作者對佛教深意的遺忘,以及對自然聲音的留戀,體現了作者在自然與宗教之間的情感交織。整體上,詩歌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與宗教的深刻感悟。

劉詵

元吉安廬陵人,字桂翁,號桂隱。性穎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後以師道自居,教學有法。江南行御史臺屢以遺逸薦,皆不報。爲文根柢《六經》,躪躒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於門。卒私諡文敏。有《桂隱集》。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