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仕路:指官場仕途。
- 踰:同「逾」,超過。
- 科舉:中國古代選拔官員的考試製度。
- 生涯:一生的事業或生活。
- 父書:父親留下的書籍或教誨。
- 極知:深知。
- 酬應:應對,應酬。
- 討論:深入研究,探討。
- 風雲:比喻時勢或機遇。
- 滋:增強,增長。
- 九天:極高的天空,比喻皇恩浩蕩。
- 雨露:比喻恩澤。
- 沛:充沛,豐富。
- 君恩:皇帝的恩典。
- 了卻:完成,結束。
- 碑刻:刻在石碑上的文字。
- 封題:封存並題字。
- 某墳:某個墳墓,指自己的祖墳。
翻譯
在官場中,沒有比通過科舉考試更快捷的途徑了,我的一生依賴於父親留下的書籍和教誨。我深知在這個世界上,應對各種事務是必要的,但我更希望有更多的時間來深入研究和探討。一旦時勢和機遇增強了我筆下的力量,皇恩如雨露般充沛地降臨,我將完成我爲兒子許下的願望。歸來後,我會在祖墳的石碑上刻下文字,封存並題字,以紀念這一刻。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科舉制度的認可和對父親教誨的珍視,同時也展現了他對深入學術研究的渴望和對未來機遇的期待。詩中,「一旦風雲滋筆力,九天雨露沛君恩」描繪了詩人對未來充滿希望的願景,而結尾的「歸來了卻爲兒願,碑刻封題記某墳」則體現了詩人對家族和傳統的重視。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個人命運和家族榮譽的深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