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溪

· 鄭東
三月雨晴天氣新,老夫起整紫綸巾。 岸花紅白遠迎棹,江燕去來低傍人。 冷麪誰能憎俗子,好山吾得作比鄰。 明時獨愧才卑拙,老大猶爲江海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紫綸巾:古代一種紫色的頭巾,常爲文人雅士所戴。
  • :船槳,這裏指船。
  • 冷麪:形容態度冷淡,不易接近。
  • 憎俗子:厭惡世俗之人。
  • 比鄰:鄰居,這裏比喻親近自然。
  • 明時:指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的時代。
  • 卑拙:謙詞,意指才能低下,不聰明。
  • 江海臣:指隱居江湖的人,這裏詩人自指。

翻譯

三月的雨後天晴,天氣清新,我起身整理紫色的頭巾。 岸邊的紅花白花遠遠地迎接船隻,江上的燕子飛來飛去,低低地靠近人。 誰能對冷淡的態度感到厭惡,我喜歡的好山可以成爲我的鄰居。 在這樣一個清明的時代,我獨感慚愧才能低下,年紀已大,仍是江湖中的隱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雨後的清新景象,通過「紫綸巾」、「岸花」、「江燕」等意象,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世俗的超脫。詩中「冷麪誰能憎俗子,好山吾得作比鄰」表達了對世俗的淡漠和對自然的親近,體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結尾的「明時獨愧才卑拙,老大猶爲江海臣」則流露出詩人對自身境遇的感慨,以及對隱逸生活的堅守和自嘲。

鄭東

元溫州平陽人,字季明,號杲齋。幼嗜書,明《春秋》。嘗應科舉,不合主司,即棄去,致力爲古文。歐陽玄奇其才,欲薦之,會疾卒。弟鄭採亦有文名。有《鄭氏聯璧集》。 ► 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