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觀近時詩人往往有以前代臺名爲賦者輒用效顰以消餘暇章華臺

雕牆峻宇無不亡,薊城築宮國乃昌。 屈身延士禮優異,四方英俊如雲翔。 郭生馬喻真良策,亟拜樂卿爲上客。 兵行旬日入臨淄,秦楚諸君鹹辟易。 夙心已雪先王恥,七十齊城祇餘二。 君王仙去主帥逃,嘆息後人非繼志。 巍臺悲慘朔風號,不知騎劫何時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雕牆峻宇:指華麗的宮殿建築。
  • 薊城:古代地名,今北京一帶。
  • 屈身延士:謙卑地招攬賢士。
  • 樂卿:古代官名,此處指高級官員。
  • 臨淄:古代地名,今山東淄博一帶。
  • 辟易:退避,避開。
  • 夙心:舊時的願望或志向。
  • 先王:指前代的君王。
  • 七十齊城:指齊國的七十座城池。
  • :僅僅,只有。
  • 仙去:指君王去世。
  • 騎劫:指戰亂或災難。

翻譯

我觀察到近來的詩人常常以前代的臺名作爲賦詩的題材,便也效仿他們,以此消遣閒暇時光。章華臺,華麗的宮殿終將導致國家的滅亡,而在薊城建造宮殿卻能使國家昌盛。君王謙卑地招攬賢士,給予他們優厚的禮遇,使得四方英才如雲般聚集。郭生的馬喻真是良策,他急忙拜見樂卿,成爲上賓。軍隊行進十日便攻入臨淄,秦楚諸君都紛紛退避。舊時的願望已雪洗了先王的恥辱,齊國的七十座城池只剩下兩座。君王已逝,主帥逃亡,嘆息後繼無人能繼承遺志。巍峨的臺閣在北風中悲慘地呼號,不知何時才能平息戰亂。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雕牆峻宇與薊城築宮的不同命運,揭示了國家興衰的深刻道理。詩中,「屈身延士」與「四方英俊如雲翔」展現了君王招賢納士的盛況,而「夙心已雪先王恥」則體現了對先王遺志的繼承與實現。末句「巍臺悲慘朔風號」以景結情,抒發了對戰亂不息、國家命運多舛的深切憂慮。

岑安卿

岑安卿

元餘姚人,字靜能。號栲栳山人。嘗作三哀詩吊宋遺民之在裏中者。淪落不偶。有《栲栳山人集》。 ► 1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