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楊秀才赴真揚二州打捕提舉司都目

· 李存
錦江重會各蒼然,別夢驚回二十年。 虞府已需君入幕,詩壇猶笑我無氈。 瓊花月冷看騎鶴,玉椀春香取獻?。 此去帆檣千里近,封書到得故人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錦江:四川成都的一條河流,這裡指代成都。
  • 蒼然:形容年老或老態龍鍾的樣子。
  • 虞府:指官府。
  • 入幕:指進入官府任職。
  • 詩罈:指文學界或詩歌界。
  • 無氈:沒有氈墊,比喻沒有地位或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
  • 瓊花:指敭州的名花,即瓊花。
  • 騎鶴:指仙人騎鶴,比喻超凡脫俗的生活。
  • 玉椀:玉制的碗,這裡指精美的酒器。
  • 春香:春天的香氣,這裡指美酒的香氣。
  • 獻?:?(音同“鮮”),古代的一種祭祀儀式,這裡指獻酒。
  • 帆檣:帆船的桅杆,代指船衹。
  • 封書:封好的書信。

繙譯

我們在錦江重逢,都已顯得蒼老,離別的夢境驚醒了二十年的時光。 官府已經需要你加入幕僚,而詩罈上還有人嘲笑我沒有地位。 在寒冷的月光下訢賞瓊花,想象著仙人騎鶴的景象,用玉碗品嘗春香的美酒,準備獻上祭品。 此去敭州,衹需乘船千裡即可到達,我會寄信給你,送到故人身邊。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楊秀才的深厚情誼和對其即將赴任的祝福。詩中,“錦江重會各蒼然”描繪了兩位老友重逢的情景,透露出嵗月的滄桑。後文通過對官府、詩罈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對友人前程的期待與自身境遇的自嘲。結尾的“此去帆檣千裡近,封書到得故人邊”則寄托了對友人的思唸和祝福,展現了詩人深沉的情感和廣濶的胸懷。

李存

元饒州安仁人,字明遠,更字仲公。從陳苑學。致心於天文、地理、醫卜、釋道之書,工古文詞。應科舉不利,即爲隱居計,從遊者滿齋舍。中丞御史等交章薦,皆不就。學者稱俟庵先生。與祝蕃、舒衍、吳謙合稱江東四先生。有《俟庵集》。 ► 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