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汪簿秋日見寄

· 李存
隔水秋雲薄,連山夕照荒。 去鷗分遠色,來雁帶初涼。 風物何常異,人生亦自忙。 因懷吾友問,醫俗若爲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和詩時依照原詩的韻腳作詩。
  • 汪簿: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 秋日見寄:在秋天收到並回復的詩。
  • 隔水:隔着水面。
  • 秋雲薄:秋天的雲顯得稀薄。
  • 夕照荒:夕陽照耀下的景色顯得荒涼。
  • 去鷗:飛走的鷗鳥。
  • 分遠色:分隔開遠處的景色。
  • 來雁帶初涼:南飛的大雁帶來了初秋的涼意。
  • 風物:風光景物。
  • 何常異:有什麼不同。
  • 人生亦自忙:人生也總是忙碌的。
  • 因懷吾友問:因此懷念我的朋友並詢問。
  • 醫俗若爲方:治療世俗之病,如果有方法。

翻譯

隔着水面,秋天的雲顯得稀薄,連綿的山脈在夕陽的照耀下顯得荒涼。飛走的鷗鳥分隔了遠處的景色,南飛的大雁帶來了初秋的涼意。風光景物有什麼不同呢?人生也總是忙碌的。因此懷念我的朋友並詢問,治療世俗之病,如果有方法。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秋日傍晚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和對人生忙碌的感慨。詩中「隔水秋雲薄,連山夕照荒」描繪了秋日傍晚的靜謐與荒涼,而「去鷗分遠色,來雁帶初涼」則進一步以鷗鳥和大雁的動態,增添了季節的變遷感。後兩句「風物何常異,人生亦自忙」則由景入情,抒發了對人生忙碌的無奈和對友人的深切懷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李存

元饒州安仁人,字明遠,更字仲公。從陳苑學。致心於天文、地理、醫卜、釋道之書,工古文詞。應科舉不利,即爲隱居計,從遊者滿齋舍。中丞御史等交章薦,皆不就。學者稱俟庵先生。與祝蕃、舒衍、吳謙合稱江東四先生。有《俟庵集》。 ► 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