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廿日欽承特命以崇文丞兼經筵參贊官進講慈仁宮謝恩作

五雲深護碧簾櫳,面錫綸音簡帝衷。 兩被特恩旬浹內,三登講席五年中。 風光蕩蕩乾坤大,寸草依依犬馬忠。 既醉流霞春浹髓,卷阿拭目鳳棲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五雲:五彩祥雲,象征吉祥。
  • 簾櫳:窗簾和窗牖,也泛指門窗的簾子。
  • 麪錫:儅麪賜予。
  • 綸音:帝王的詔書旨意。
  • 簡帝衷:表達皇帝的內心。
  • 兩被特恩:兩次受到特別的恩寵。
  • 旬浹:滿十天。
  • 三登講蓆:三次登上講罈。
  • 五年中:在五年之內。
  • 風光:景色,景象。
  • 蕩蕩:廣濶無邊的樣子。
  • 乾坤:天地。
  • 寸草:小草,比喻微小。
  • 依依:依戀的樣子。
  • 犬馬忠:比喻臣子對君主的忠誠。
  • 既醉流霞:比喻陶醉於美景或美酒。
  • 春浹髓:春意滲透骨髓,形容春意盎然。
  • 卷阿:彎曲的山坡。
  • 拭目:擦亮眼睛,表示期待。
  • 鳳棲桐:鳳凰棲息在桐樹上,比喻賢才得到重用。

繙譯

五彩祥雲環繞著碧綠的簾櫳,儅麪賜予的詔書旨意表達了皇帝的內心。 在短短十天內兩次受到特別的恩寵,五年中三次登上講罈。 廣濶無邊的天地間景色壯麗,小草依戀著大地,如同臣子對君主的忠誠。 陶醉於美景如春意滲透骨髓,期待著賢才如鳳凰棲息在桐樹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受到皇帝恩寵的榮幸與感激之情,通過“五雲深護”、“麪錫綸音”等意象展現了皇恩的浩蕩。詩中“兩被特恩”、“三登講蓆”概括了作者在短時間內多次受到重用的經歷,而“風光蕩蕩”、“寸草依依”則以天地之大與小草之微,對比表達了作者對皇恩的深切感受。結尾的“既醉流霞”、“鳳棲桐”則寄寓了作者對未來美好前景的憧憬與期待。

周伯琦

元饒州人,字伯溫,號玉雪坡真逸。周應極子。幼入國學爲上舍生,以蔭補南海簿,三轉爲翰林修撰,順帝至正中累遷參知政事,招諭平江張士誠,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餘年。士誠滅,乃歸,尋卒。儀觀溫雅,博學工文章,尤以篆隸真草擅名。有《說文字原》、《六書正訛》等。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