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天台(tiān tái):山名,位於浙江省東部。
- 雁蕩(yàn dàng):山名,位於浙江省樂清市。
- 勝槩(shèng gài):勝景,美景。
- 才人:有才華的人。
- 玉雪標:比喻品德高潔。
- 逸懷:超脫世俗的情懷。
- 旅食:旅居生活。
- 京華:京城,這裡指大都(今北京)。
繙譯
天台山環繞著海岸,雁蕩山高聳入雲霄。 東南地區的美景無與倫比,才子如玉雪般高潔。 尋訪遊玩之餘,題詩作賦,情懷超脫。 作爲旅居京城的客人,因你的到來,我的思鄕之情也消散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天台山和雁蕩山的壯麗景色,贊美了才子的高潔品質。通過“訪遊清暇足,題詠逸懷超”表達了作者在遊玩中的超脫情懷。最後,作者以“旅食京華客,因君意也消”表達了對友人餘廷心的深厚情誼,以及因友人到來而感到的慰藉。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周伯琦
元饒州人,字伯溫,號玉雪坡真逸。周應極子。幼入國學爲上舍生,以蔭補南海簿,三轉爲翰林修撰,順帝至正中累遷參知政事,招諭平江張士誠,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餘年。士誠滅,乃歸,尋卒。儀觀溫雅,博學工文章,尤以篆隸真草擅名。有《說文字原》、《六書正訛》等。
► 288篇诗文
周伯琦的其他作品
- 《 十月廿八日己酉臺臣傳旨拜廣東僉憲賜四品服入覲謝恩作 》 —— [ 元 ] 周伯琦
- 《 水晶殿進講魯論作 》 —— [ 元 ] 周伯琦
- 《 紀行詩 》 —— [ 元 ] 周伯琦
- 《 七月七日同宋顯夫學士暨經筵僚屬游上京西山紀事二首 》 —— [ 元 ] 周伯琦
- 《 寓舍紫菊 》 —— [ 元 ] 周伯琦
- 《 次韻王師魯待制史院題壁二首 》 —— [ 元 ] 周伯琦
- 《 十月十二日奉詔以玉徳殿西室為宫學大宿衞官等二十五人行弟子禮作 》 —— [ 元 ] 周伯琦
- 《 七月廿日欽承特命以崇文丞兼經筵參贊官進講慈仁宮謝恩作 》 —— [ 元 ] 周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