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兒宗仁還江右

鄱陽辭別一年多,京國來逢奈喜何。 王事期程難久駐,宦途鬢髮已先皤。 祖宗門戶嘗艱苦,家世詩書在琢磨。 言行樞機當慎密,倚門送汝更無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鄱陽:地名,今江西省鄱陽縣。
  • 京國:指京城,即元朝的都城大都(今北京)。
  • 王事:指公務。
  • 期程:指時間限制。
  • 宦途:指官場生涯。
  • 鬢髮已先皤:鬢髮已經變白。皤(pó),白色。
  • 祖宗門戶:指家族。
  • 家世詩書:指家族的文化傳統。
  • 琢磨:指研習、修養。
  • 言行樞機:指言行舉止的重要性和影響力。
  • 慎密:謹慎周密。
  • 倚門:比喻父母對子女的期盼和等待。

翻譯

在鄱陽告別已有一年多了,如今在京城重逢,我怎能不歡喜呢。公務繁忙,時間有限,難以久留,而我的官場生涯中,鬢髮已經先白了。我們的家族曾經歷過許多艱辛,家族的文化傳統需要我們不斷研習和修養。言行舉止的重要性和影響力應當謹慎周密,站在門口送你離去,我再無其他囑咐。

賞析

這首詩是元代詩人周伯琦寫給即將返回江右的兒子宗仁的。詩中,周伯琦表達了對兒子的深切期望和不捨之情。他回顧了家族的歷史和文化的傳承,強調了言行的重要性,並以此告誡兒子在外要謹慎行事。詩的語言簡潔而深情,透露出父親對兒子的關愛和期望,同時也反映了當時士人對家族榮譽和傳統文化的重視。

周伯琦

元饒州人,字伯溫,號玉雪坡真逸。周應極子。幼入國學爲上舍生,以蔭補南海簿,三轉爲翰林修撰,順帝至正中累遷參知政事,招諭平江張士誠,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餘年。士誠滅,乃歸,尋卒。儀觀溫雅,博學工文章,尤以篆隸真草擅名。有《說文字原》、《六書正訛》等。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