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敕目:指皇帝的詔令或命令。
- 斑衣:指官服。
- 北堂:古代指母親的居室,也指母親。
- 紆:牽掛,關心。
- 叨榮:謙詞,表示自己受到不應有的榮譽。
- 憲臣:指監察官吏的官員。
- 齏鹽:指簡樸的生活。
- 明光:指宮殿,這裏可能指京城或朝廷。
翻譯
早晨聽到皇帝的詔令,晚上就開始整理行裝,眼中看到穿着官服的人向母親拜別。 皇上對我的養育之恩頗爲關心,我雖受不應有的榮譽,但也位列監察官吏之列。 深秋時,湖邊的雁影與月光相伴,初冬時節,嶺上的梅花與霜花相映。 平日裏簡樸的生活今日得以嘗試,回首羊城,心中所向是那輝煌的宮殿。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接到皇帝詔令後的心情與行動,以及對母親的思念和對簡樸生活的感慨。詩中通過「斑衣拜北堂」展現了詩人對母親的深情,而「紆皇上念」則體現了皇帝對詩人的關懷。後兩句通過對深秋與初冬景色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同時也隱含了對未來旅途的期待。結尾的「羊城回首是明光」則表達了詩人對朝廷的嚮往和對未來的憧憬。
周伯琦
元饒州人,字伯溫,號玉雪坡真逸。周應極子。幼入國學爲上舍生,以蔭補南海簿,三轉爲翰林修撰,順帝至正中累遷參知政事,招諭平江張士誠,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餘年。士誠滅,乃歸,尋卒。儀觀溫雅,博學工文章,尤以篆隸真草擅名。有《說文字原》、《六書正訛》等。
► 288篇诗文
周伯琦的其他作品
- 《 還途居庸關中即事 》 —— [ 元 ] 周伯琦
- 《 紀行詩十首 其六 懐來縣 》 —— [ 元 ] 周伯琦
- 《 九月一日還自上京途中紀事十首 》 —— [ 元 ] 周伯琦
- 《 答覆見心長老見寄二首 》 —— [ 元 ] 周伯琦
- 《 三月七日廷試進士讀卷作 》 —— [ 元 ] 周伯琦
- 《 十月十二日奉詔以玉徳殿西室為宫學大宿衞官等二十五人行弟子禮作 》 —— [ 元 ] 周伯琦
- 《 清明日同翰林遠至道待制顏元卿經歷危太樸應奉鈒鳴謙編修遊長春宮 》 —— [ 元 ] 周伯琦
- 《 紀行詩 》 —— [ 元 ] 周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