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歲己丑仲冬興聖西殿進講禹謨

疏直承明已四年,殊恩重侍五雲邊。 敢持橐筆依嚴陛,喜進詩書徹御筵。 雪溼龍樓延愛景,春生麟罽囿祥煙。 陳編何補唐虞治,比屋風清沸誦弦。
拼音

所属合集

#十一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至正歲己丑:指元朝至正九年,即公元1349年。
  • 仲冬:冬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曆十一月。
  • 興聖西殿:元朝皇宮中的一座宮殿。
  • 禹謨:大禹的治國方略。
  • 疏直承明:指直接向皇帝陳述正直的意見。
  • 四年:指作者在朝中任職已經四年。
  • 殊恩重侍:受到特別的恩寵,多次侍奉皇帝。
  • 五雲邊:指皇帝的身邊,五雲象徵皇帝的威嚴。
  • 橐筆:古代官員隨身攜帶的筆,象徵文職。
  • 嚴陛:莊嚴的宮殿臺階。
  • 御筵:皇帝的宴席。
  • 龍樓:指皇宮中的樓閣。
  • 愛景:美好的景色。
  • 麟罽:麒麟圖案的氈毯。
  • 囿祥煙:指宮中充滿吉祥的氣氛。
  • 陳編:指古代的典籍。
  • 唐虞治:指唐堯和虞舜的治國之道,古代理想的政治模式。
  • 比屋風清:家家戶戶風氣清正。
  • 沸誦弦:指到處都是讀書聲和琴聲,形容文化繁榮。

翻譯

我在朝中直言進諫已經四年,多次受到皇帝的特別恩寵,侍奉在皇帝的身邊。我敢於帶着筆墨站在莊嚴的宮殿臺階上,欣喜地向皇帝進獻詩書,這些詩書被擺放在皇帝的宴席上。雪水溼潤了皇宮的樓閣,陽光照耀下顯得更加美好;春天來臨,宮中的氈毯上麒麟圖案栩栩如生,吉祥的氣氛瀰漫。我雖然向皇帝進獻了古代的典籍,但這些典籍又怎能真正補益於唐堯和虞舜那樣的治國之道呢?不過,看到家家戶戶風氣清正,到處都是讀書聲和琴聲,我也感到非常欣慰。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元朝宮廷中的經歷和感受。詩中,作者表達了自己對皇帝的忠誠和敬仰,同時也展現了自己對文化繁榮的喜悅。通過對比古代理想的政治模式和現實中的文化繁榮,作者表達了對國家未來的美好期望。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崇高的政治理想。

周伯琦

元饒州人,字伯溫,號玉雪坡真逸。周應極子。幼入國學爲上舍生,以蔭補南海簿,三轉爲翰林修撰,順帝至正中累遷參知政事,招諭平江張士誠,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餘年。士誠滅,乃歸,尋卒。儀觀溫雅,博學工文章,尤以篆隸真草擅名。有《說文字原》、《六書正訛》等。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