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子歲晚感懷寄南金

記年時、滿城風雨,姑蘇臺下重九。客樓已辦登臨屐,曾爲好山回首。延佇久。望翠壁嶙峋,閒卻題詩手。相逢野叟。強笑折黃花,亂簪烏帽,來與共尊酒。 流光去,肯爲閒人宿留。驚心節序依舊。西風只麼吹蓬鬢,病骨尚堪馳驟。官渡口。便擬喚扁舟,往問江潭柳。明年健否。縱世故無情,未應遲暮,辜負此時候。
拼音

所属合集

#九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姑蘇臺:古代蘇州的著名景點,位於今江蘇省蘇州市。
  • 延佇(zhù):長時間站立等待。
  • 嶙峋(lín xún):形容山石等突兀、重疊。
  • 烏帽:古代的一種黑色帽子,常爲士人所戴。
  • 馳驟:疾馳,快速移動。
  • 官渡口:官方指定的渡口。
  • 扁舟:小船。
  • 江潭柳:江邊的柳樹,常用來象徵離別或思念。

翻譯

記得那時,滿城風雨,正是重陽節在姑蘇臺下。在客樓上已經準備好登山用的木屐,因爲被美麗的山景吸引而頻頻回頭。長時間站立等待,望着那突兀重疊的翠壁,卻閒着沒有題詩。後來遇到了一位野外的老人,勉強笑着折下黃花,亂插在烏帽上,與他一起共飲尊酒。

時光流逝,它怎會爲閒人停留。驚覺節序依舊,西風如此吹拂着蓬亂的鬢髮,但病骨尚能承受疾馳。在官渡口,便打算叫一艘小船,去詢問江邊的柳樹。明年是否還能健康如初?即使世事無情,也不應在遲暮之年,辜負了這樣的時光。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回憶往昔重陽節的情景,表達了對流逝時光的感慨和對未來健康的期盼。詩中,「滿城風雨」與「姑蘇臺下重九」描繪了節日的氛圍,而「延佇久」與「望翠壁嶙峋」則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沉醉與留戀。後文通過與野叟的相遇和共飲,以及對未來的設想,抒發了對時光易逝的無奈和對生活的熱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