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煙雨孤帆,又過錢塘江口。舟人道、官儂緣底,驅馳奔走。富貴何須囊底智,功名無若杯中酒。掩篷窗、何處雨聲來,高眠後。 官有語,儂聽取。官此意,儂知否。嘆果哉忘世,於吾何有。百萬蒼生正辛苦,到頭蘇息懸吾手。而今歸去又重來,沙頭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錢塘江:位於中國浙江省,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
  • 官儂緣底:官人(對男子的尊稱)你爲了什麽。
  • 囊底智:指智謀和策略。
  • 盃中酒:比喻悠閑的生活。
  • 掩篷窗:關閉船篷的窗戶。
  • 高眠後:指睡醒之後。
  • 果哉忘世:指超脫世俗,忘卻世事。
  • 囌息:指得到休息和恢複。
  • 懸吾手:掌握在我的手中。
  • 沙頭柳:沙灘邊的柳樹。

繙譯

菸雨中,孤帆再次經過錢塘江口。船夫說,官人你爲了什麽,如此奔波勞碌。富貴何須依賴智謀,功名不如盃中的酒。關上船篷的窗戶,不知何処雨聲傳來,醒來後。 官人有所言,我來聽。官人的心意,我是否知曉。歎息果然忘卻了世事,對我有何影響。百萬百姓正經歷辛苦,最終的休息和恢複掌握在我的手中。如今歸來又重來,沙灘邊的柳樹依舊。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菸雨中的孤帆和舟人的對話,表達了作者對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和對百姓疾苦的深切關懷。詩中“富貴何須囊底智,功名無若盃中酒”一句,躰現了作者超脫世俗的豁達情懷。而“百萬蒼生正辛苦,到頭囌息懸吾手”則彰顯了作者對民生的深切關注和責任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高尚的人格和深邃的思想。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學家、詩人、學者,初名同祖,字季和,號五峰,温州樂清(今屬浙江)人。少博學,以文章負名當世,隱居雁蕩山五峰下,從學者眾。元順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應召爲秘書監著作郎,至正七年,進《孝經圖説》,擢昇秘書監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辭職南歸,途中病逝同州(陝西大荔),享年六十六歲。與楊維楨幷稱“楊李”。篤志復古,法古人而不趨世尙,非先秦兩漢語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