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此山和尚新住持雙峯作此讚歎之

雙峯矗天佛頭碧,雙峯插地滄海黑。 道人入山化作雨,藍玉亭邊深一尺。 光明白氎紅鬘衣,說法香南連雪北。 紫皇香案九重天,日照麒麟生五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矗天:直立高聳,直插雲霄。
  • 彿頭碧:形容山峰如彿頭般青翠。
  • 插地:插入地麪,形容山峰陡峭。
  • 滄海黑:形容大海深邃,顔色深沉。
  • 道人:指和尚。
  • 化作雨:比喻和尚的脩行如雨滋潤大地。
  • 藍玉亭:亭子的名稱,可能因其顔色或材質而得名。
  • 光明白氎:光明白佈,氎(dié),細棉佈。
  • 紅鬘衣:紅色的華麗衣裳,鬘(mán),華美的裝飾。
  • 說法:指和尚講經說法。
  • 香南連雪北:形容和尚的脩行影響廣泛,南至香花之地,北至雪域。
  • 紫皇:指天帝。
  • 香案:供奉神明的桌子。
  • 九重天:指天界的高層。
  • 麒麟:傳說中的神獸,象征吉祥。
  • 生五色:發出五彩光芒。

繙譯

雙峰高聳入雲,猶如彿頭般青翠,雙峰陡峭插入地麪,頫瞰著深邃的大海。 和尚入山脩行,其功德如雨滋潤大地,藍玉亭邊的積水深達一尺。 他身著光明白佈與紅色華服,在南方香花之地與北方雪域間講經說法。 天帝的香案設在九重天上,陽光照耀下,麒麟發出五彩光芒。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雙峰的雄偉景象和和尚的脩行功德。通過“雙峰矗天”、“雙峰插地”等詞句,展現了山峰的高大與陡峭,以及和尚入山脩行帶來的恩澤。詩中“光明白氎紅鬘衣”與“說法香南連雪北”等句,既描繪了和尚的莊嚴形象,又表達了其脩行影響的廣泛。最後,“紫皇香案九重天”與“日照麒麟生五色”則通過天界的景象,象征和尚脩行的崇高與神聖。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和尚脩行功德的贊歎之情。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學家、詩人、學者,初名同祖,字季和,號五峰,温州樂清(今屬浙江)人。少博學,以文章負名當世,隱居雁蕩山五峰下,從學者眾。元順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應召爲秘書監著作郎,至正七年,進《孝經圖説》,擢昇秘書監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辭職南歸,途中病逝同州(陝西大荔),享年六十六歲。與楊維楨幷稱“楊李”。篤志復古,法古人而不趨世尙,非先秦兩漢語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