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龍門:地名,此處指龍門山,位於今河南省洛陽市南。
- 只尺:形容距離很近。
- 寒暄:指冷暖變化。
- 雲氣:雲霧之氣。
- 泉聲:泉水流動的聲音。
- 柳榆:柳樹和榆樹。
- 岸塹:河岸邊的溝壑。
- 瓜瓞:瓜類植物,此處指瓜藤。
- 籬樊:籬笆。
- 燕南道:指燕山以南的道路,泛指北方地區。
- 農家:農民家庭。
翻譯
龍門山是天下壯觀的景象,雖然距離很近,卻能感受到不同的冷暖變化。雲霧之氣在東西方向上相連,泉水聲日夜不息地喧譁。柳樹和榆樹環繞着河岸的溝壑,瓜藤茂密地圍繞着籬笆。這裏頗像燕山以南的道路,每個農家都有自己的村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從上京歸途中所見的龍門山景色。詩中,「龍門天下壯」一句即展現了龍門山的雄偉,而「只尺異寒暄」則巧妙地表達了地理位置相近卻氣候差異明顯的自然現象。後文通過對雲氣、泉聲、柳榆、瓜瓞等自然元素的細膩描繪,展現了旅途中的田園風光,使讀者彷彿置身於那寧靜而又生機勃勃的農家村落之中。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讚美和對田園生活的嚮往。
周伯琦
元饒州人,字伯溫,號玉雪坡真逸。周應極子。幼入國學爲上舍生,以蔭補南海簿,三轉爲翰林修撰,順帝至正中累遷參知政事,招諭平江張士誠,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餘年。士誠滅,乃歸,尋卒。儀觀溫雅,博學工文章,尤以篆隸真草擅名。有《說文字原》、《六書正訛》等。
► 288篇诗文
周伯琦的其他作品
- 《 十一月廿八日承詔篆題宣文閣牓作 》 —— [ 元 ] 周伯琦
- 《 過鎗竿嶺二首 》 —— [ 元 ] 周伯琦
- 《 立秋日書事五首 》 —— [ 元 ] 周伯琦
- 《 十月廿八日己酉臺臣傳旨拜廣東僉憲賜四品服入覲謝恩作 》 —— [ 元 ] 周伯琦
- 《 是年五月扈從上京宮學紀事絕句二十首 》 —— [ 元 ] 周伯琦
- 《 送崇文太監楊國賢使祠西嶽江瀆 》 —— [ 元 ] 周伯琦
- 《 驛途還至通州二首 其一 》 —— [ 元 ] 周伯琦
- 《 八月六日丁亥釋奠孔子廟三十韻 》 —— [ 元 ] 周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