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飛絮:飄飛的柳絮。
- 金水河:位於今北京市,古代爲皇家園林的一部分。
- 闕下:宮闕之下,指朝廷。
- 馬卿:指司馬相如,此処借指韓與玉。
- 憐作客:同情作爲客人的処境。
- 沈約:南朝文學家,此処借指沈元方。
- 能文:擅長文學創作。
- 斷岸:陡峭的河岸。
- 黃河:中國第二長河,流經多個省份。
- 野樹分:野外的樹木分隔開來。
- 寄謝:寄去問候和感謝。
- 平生:一生,此生。
- 韓処士:指韓與玉,処士指未出仕的士人。
- 賦停雲:賦詩表達思唸之情,停雲爲詩中常用意象,代表思唸。
繙譯
春天的城池中,柳絮在清晨紛紛飄落,我在金水河邊更是送別你。朝廷中的馬卿(韓與玉)對你作爲客人的処境表示同情,而江南的沈約(沈元方)則以文才著稱。天際圍繞著斷崖般的河岸,歸去的帆船顯得遙遠,黃河水落時,野外的樹木分隔開來。寄去我對韓処士的問候和感謝,別後你應該是賦詩表達思唸之情。
賞析
這首詩是迺賢送別沈元方歸吳興時所作,同時也寄語韓與玉。詩中通過春天的飛絮、金水河邊的送別場景,表達了對友人的不捨。詩中巧妙地借用歷史人物沈約和馬卿來比喻沈元方和韓與玉,展現了他們的文學才華和客居他鄕的境遇。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進一步抒發了對友人的思唸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離別的感慨。
乃賢的其他作品
- 《 送陳鍊師奉香歸四明慶醮玉皇閣寄王致和真人 》 —— [ 元 ] 乃賢
- 《 馬德良下第 》 —— [ 元 ] 乃賢
- 《 送楊梓人待制出守閬州兼寄嘉定宣慰家兄 》 —— [ 元 ] 乃賢
- 《 送李士寜之河南太守 》 —— [ 元 ] 乃賢
- 《 南城詠古十六首黃金臺 》 —— [ 元 ] 乃賢
- 《 春暉堂為武陟趙太守賦 》 —— [ 元 ] 乃賢
- 《 題舜江樓爲葉敬常州判賦 》 —— [ 元 ] 乃賢
- 《 次韻趙祭酒城東宴集 》 —— [ 元 ] 乃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