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和於使君思上京親故

· 靈澈
清晨有高會,賓從出東方。 楚俗風煙古,汀洲草木涼。 山情來遠思,菊意在重陽。 心憶華池上,從容鴛鷺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九日:指農曆九月初九,即重陽節。
  • 高會:盛大的宴會。
  • 賓從:賓客及其隨從。
  • 楚俗:楚地的風俗。
  • 風煙:風和煙霧,常用來形容景象或氣氛。
  • 汀洲:水中的小洲。
  • 山情:對山的熱愛和情感。
  • 菊意:菊花所象徵的意境,常與重陽節相關聯。
  • 重陽:即農曆九月初九,中國傳統節日,有登高、賞菊等習俗。
  • 華池:美麗的池塘,這裏可能指詩人心中理想的地方。
  • 從容:悠閒自在的樣子。
  • 鴛鷺行:鴛鴦和鷺鳥的行列,比喻和諧美好的景象。

翻譯

在重陽節的清晨,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宴會,賓客們從東方而來。楚地的古老風俗和煙霧繚繞,水中的小洲上草木顯得格外涼爽。對山的熱愛激起了遠方的思念,菊花盛開,正是重陽節的意境。心中回憶起華池上的美景,那裏鴛鷺悠閒自在地遊弋,景象和諧美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重陽節清晨的景象,通過「楚俗風煙」和「汀洲草木涼」等詞句,傳達出楚地特有的風情和節日的寧靜氛圍。詩中「山情來遠思,菊意在重陽」巧妙地將自然景色與節日情感結合,表達了對遠方親故的思念。結尾的「心憶華池上,從容鴛鷺行」則展現了一幅和諧寧靜的畫面,寄託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回憶。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節日情感的深刻體驗。

靈澈

靈澈

唐僧。會稽人,俗姓湯,字澄源。幼年出家。讀書勤苦,受詩法於嚴維。後抵吳興,與皎然居何山遊講,又與劉長卿、皇甫曾等以詩唱和,爲包佶激賞。德宗貞元中,遊長安,名振輦下。因流語激怒中貴,遭誣奏,徙汀州,後赦歸東吳。有詩集。 ► 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