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汀州

· 靈澈
初放到滄洲,前心詎解愁。 舊交容不拜,臨老學梳頭。 禪室白雲去,故山明月秋。 幾年猶在此,北戶水南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jù):豈,怎麼。
  • :容許,允許。
  • 禪室:修禪的房間。
  • 故山:故鄉的山。
  • 北戶:北面的門。

翻譯

剛被放逐到這遙遠的滄洲,心中的愁苦又怎能輕易消解。 舊日的朋友容許我不去拜訪,到了老年纔開始學習梳理頭髮。 禪房中白雲悠悠飄去,故鄉的山在明亮的秋月下顯得格外清晰。 幾年過去了,我依然留在這裏,從北面的門望去,水流依舊向南流淌。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靈澈被放逐後的孤獨與愁思。詩中,「初放到滄洲」即點明瞭詩人的處境,而「前心詎解愁」則直抒胸臆,表達了內心的苦悶。後文通過對舊友、禪室、故鄉山水的描繪,進一步以景抒情,展現了詩人對往昔的懷念與對現狀的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淡泊與超脫之感。

靈澈

靈澈

唐僧。會稽人,俗姓湯,字澄源。幼年出家。讀書勤苦,受詩法於嚴維。後抵吳興,與皎然居何山遊講,又與劉長卿、皇甫曾等以詩唱和,爲包佶激賞。德宗貞元中,遊長安,名振輦下。因流語激怒中貴,遭誣奏,徙汀州,後赦歸東吳。有詩集。 ► 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