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寺寄包侍御

· 靈澈
古殿清陰山木春,池邊跂石一觀身。 誰能來此焚香坐,共作壚峯二十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跂石:坐在石頭上。跂(qí),垂足而坐,腳後跟不着地。
  • 壚峯:指東林寺的山峯。壚(lú),古代酒店前放置酒罈的土臺,這裏借指山峯。

翻譯

古老的寺廟在春天的山木中顯得格外清幽,我坐在池邊的石頭上,靜靜地觀察自己的內心。 有誰願意來到這裏,和我一起焚香靜坐,共同成爲東林寺山峯下的二十位修行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靈澈在東林寺的靜謐景象,表達了他對清修生活的嚮往和對志同道合者的期待。詩中「古殿清陰山木春」一句,既展現了寺廟的古老與清幽,又暗示了春天的生機盎然。後兩句則通過邀請他人共同修行,表達了詩人對精神交流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淡泊名利、追求心靈寧靜的高潔情懷。

靈澈

靈澈

唐僧。會稽人,俗姓湯,字澄源。幼年出家。讀書勤苦,受詩法於嚴維。後抵吳興,與皎然居何山遊講,又與劉長卿、皇甫曾等以詩唱和,爲包佶激賞。德宗貞元中,遊長安,名振輦下。因流語激怒中貴,遭誣奏,徙汀州,後赦歸東吳。有詩集。 ► 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