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注釋
皮裘:皮衣。
瓦壟:房上瓦脊。
陽溝:屋檐下流水的明溝。
賞析
曲不像詩詞,它的本質是俗文學,題材俗,內容也俗。這首曲子所嘮叨的,全是“東村裏”“南莊上”的雞毛蒜皮,還有什麼雞呀、馬呀、牛呀,房上的屋脊,檐下的流水溝等等。這些農村裏土裏土氣的土物,完全充塞了整首小令。甚至連小令中的敘述口吻和情態,也讓人感到“俗氣逼人”。那撒謊人站在村頭上,從“東村裏雞生鳳”一直吹到“俺家的茄子大如鬥”,像戲曲中的丑角一樣在那兒量俗相,讓人極度厭煩。這樣,嘲謊人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就是要嘲諷那些說謊吹牛的俗人。全曲體現了元曲通俗的特色。
這是一篇諷刺小品,有兩個特點。一是用說謊人的口吻構成全曲,而不加絲毫評判或敘述。這樣便逼真生動地凸現說謊人的聲口、性格。二是說謊人的謊言全部取材於農村生活常見現象。其實,這樣的謊言一聽就知道是假,根本起不到騙人的作用,作者在此只是用誇張的手法,來揭穿謊言的實質罷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商調梧葉兒:一種曲調名。
- 嘲謊人:嘲笑說謊的人。
- 雞生鳳:雞生出了鳳凰,比喻不可能的事情。
- 馬變牛:馬變成了牛,同樣比喻不可能的事情。
- 裹皮裘:穿着皮衣,裘指皮衣。
- 瓦壟:屋頂上的瓦片排列成的行。
- 陽溝:露天的排水溝。
- 駕舟:划船。
- 甕來大肉饅頭:像甕一樣大的肉饅頭。
- 茄子大如鬥:茄子大得像鬥一樣,鬥是古代的一種量器。
翻譯
東村裏的雞竟然生出了鳳凰,南莊上的馬變成了牛,六月天里居然有人穿着皮衣。屋頂的瓦片上適合種樹,露天的水溝裏好划船。 有人吹噓說做出了像甕一樣大的肉饅頭,我家種的茄子大得像鬥一樣。
賞析
這首作品以誇張和諷刺的手法,描繪了一系列荒誕不經的場景,以此來嘲笑那些說謊的人。詩中提到的「雞生鳳」、「馬變牛」等都是不可能發生的荒謬事情,而「六月裏裹皮裘」、「瓦壟上宜栽樹」、「陽溝裏好駕舟」則進一步以不合常理的情景來加強諷刺效果。最後兩句「甕來大肉饅頭,俺家茄子大如鬥」更是以誇張的描述,直接點出了說謊者的荒謬和可笑。整首詩語言幽默,意境荒誕,表達了作者對謊言的嘲諷和不屑。
無名氏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雙調 · 壽陽曲 · 別珠簾秀 》 —— [ 元 ] 盧摯
- 《 山坡羊 · 驪山懷古 》 —— [ 元 ] 張養浩
- 《 正宮·醉太平 》 —— [ 元 ] 鍾嗣成
- 《 慶東原 · 雙調 · 忘憂草 》 —— [ 元 ] 白樸
- 《 雙調 · 折桂令 · 登姑蘇臺 》 —— [ 元 ] 喬吉
- 《 雙調 · 蟾宮曲 · 西湖尋春 》 —— [ 元 ] 徐再思
- 《 水仙子 》 —— [ 元 ] 薛昂夫
- 《 中呂 · 朱履曲 》 —— [ 元 ] 張養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