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龔子敬同賦

清遊及新霽,緩步得嘉賓。 古木寒泉寺,鳴鳩乳燕春。 山行六七裏,舟受兩三人。 總是曾經處,何須更問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新霽:(jì)雨後天晴。
  • 緩步:慢慢地走。
  • 嘉賓:尊貴的客人。
  • 鳴鳩乳燕:鳴叫的斑鳩和哺育幼鳥的燕子。
  • 舟受:船上載著。
  • 問津:詢問渡口,比喻探問情況。

繙譯

雨後天晴,我悠閑地散步,恰巧遇到了尊貴的客人。 古老的樹木和寒冷的泉水環繞著寺廟,斑鳩鳴叫,燕子哺育著幼鳥,春天的氣息撲麪而來。 我們在山間漫步了六七裡,然後乘船,船上衹有兩三個人。 這些地方都是我曾經到過的,何須再去探問渡口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雨後天晴時與嘉賓一同遊山的情景,通過古木、寒泉、鳴鳩、乳燕等自然元素,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甯靜。詩中“山行六七裡,舟受兩三人”簡潔地勾勒出了遊山的行程,而結尾的“縂是曾經処,何須更問津”則表達了詩人對過往經歷的滿足和對未來的淡然態度。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郭麟孫

元平江路人,字祥卿。博學工詩。爲錢塘吏,調江東,歸吳卒。有《祥卿集》。 ► 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