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光山:地名,今河南省光山縣。
- 故山:指故鄉的山。
- 畦:(qí) 田地中劃分的小區。
- 社祠:(shè cí) 古代鄉村中的公共祭祀場所。
- 提攜:(tí xié) 攜手同行。
- 礪角:(lì jiǎo) 磨角,指水牛在泥水中磨角。
- 野繭:(yě jiǎn) 野生蠶繭。
- 價低:價格低廉。
- 行田:(xíng tián) 巡視田地。
- 從吏:(cóng lì) 隨行的官員。
- 齋馬:(zhāi mǎ) 指用於祭祀或正式場合的馬。
- 青泥:(qīng ní) 泥濘的路面。
翻譯
光山縣靠近故鄉的山,江邊樹木茂盛,稻田裏稻穀滿畦。 鄰居們互相教授讀書,共同在社祠中飲酒作樂。 水牛在泥水中磨角,嫌耕地太淺;野生的蠶繭抽絲,因其價廉而喜。 春雨中巡視田地,沒有隨行的官員,獨自騎着齋馬,害怕泥濘的路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光山縣的田園風光和鄉村生活。詩中,「樹滿江頭稻滿畦」生動展現了豐收的景象,而「鄰屋讀書相教授,社祠醉酒共提攜」則體現了鄉村的和諧與文化的傳承。後兩句通過水牛和野繭的描寫,反映了農耕生活的細節和農民對物價的關注。最後,詩人以春雨中巡視田地的場景,展現了官員的孤獨與對泥濘路面的畏懼,增添了詩意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