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鳧行
雞與鳧,皆鷇育。鳧愛水遊雞愛陸。鳧昔未辨雌與雄,母不顧之雞爲伏。
雞渴不飲飢不啄,以腹抱鳧誰敢觸。鳧脫鷇,雞鼓翼。
日日庭中求黍稷,啄啄呼鳧使之食。鳧羽日䙰褷,一朝下水不顧雞。
雞在岸,鳧在水,賦性本殊徒爾耳。雞知爲母不知鳧,恨不隨波共生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鷇育(kòu yù):指雛鳥。
- 鳧(fú):一種水鳥,即野鴨。
- 雌與雄:指性別。
- 母不顧之:指鳧的母親不照顧它。
- 鼓翼:振翅。
- 黍稷(shǔ jì):泛指糧食。
- 啄啄:形容雞啄食的樣子。
- 䙰褷(lí shī):形容羽毛初生時的樣子。
- 賦性:本性。
繙譯
雞和鳧,都是雛鳥。鳧喜歡水上遊,雞喜歡陸地。鳧還未能分辨性別時,母親不照顧它,雞卻爲它伏下身。 雞渴了不喝水,餓了不啄食,用腹部保護鳧,誰敢觸碰。鳧脫去雛羽,雞振翅。 每天在庭院中尋找糧食,啄食呼喚鳧來喫。鳧的羽毛日漸豐滿,一天下水後不再顧及雞。 雞在岸上,鳧在水裡,它們的本性本來就不同。雞衹知道自己是母親,不知道鳧,恨不得隨波逐流,共生死。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雞與鳧的對比,描繪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習性和情感表達。雞對鳧的照顧躰現了母愛的偉大和無私,而鳧的成長和最終的離去則反映了自然界中生物的本能和生存法則。詩中“雞知爲母不知鳧,恨不隨波共生死”一句,深刻表達了雞對鳧的深情及無奈,同時也揭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複襍性和多樣性。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