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甚

· 郭鈺
白璧黃金不療飢,王孫攜此獨安歸。 四郊烽火山川窄,十月雨寒雷電飛。 豪傑憂時常共濟,功名報主不相違。 臨危進退如無據,青史他年有是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白璧黃金:指貴重的財寶。
  • 不療飢:不能解決飢餓問題。
  • 王孫:指貴族子弟。
  • 獨安歸:獨自安全歸來。
  • 四郊烽火:四周都是戰火。
  • 山川窄:形容戰亂使得生存空間變得狹小。
  • 十月雨寒:十月的寒冷雨天。
  • 雷電飛:比喻戰亂中的激烈和危險。
  • 豪傑憂時:英雄人物擔憂時侷。
  • 共濟:共同渡過難關。
  • 功名報主:爲了功名和報答君主。
  • 不相違:不違背。
  • 臨危進退:麪臨危險時的選擇。
  • 如無據:好像沒有依據。
  • 青史:史書。
  • 有是非:會有對錯評價。

繙譯

即使擁有白璧黃金這樣的貴重財寶,也無法解決飢餓問題,貴族子弟攜帶這些財寶獨自安全歸來。四周都是戰火,使得生存空間變得狹小,十月的寒冷雨天中,戰亂如同雷電般激烈和危險。英雄人物擔憂時侷,願意共同渡過難關,爲了功名和報答君主,他們的行爲不會違背初衷。但麪臨危險時的選擇似乎沒有明確的依據,將來史書上對此會有對錯的評價。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白璧黃金與飢餓、戰亂與安全歸來的貴族子弟,描繪了戰亂時期的艱難與無奈。詩中“四郊烽火山川窄,十月雨寒雷電飛”生動地表現了戰亂的殘酷和環境的惡劣。後兩句則表達了英雄人物在亂世中的責任感和對未來的憂慮,同時也暗示了歷史評價的不確定性。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反映了作者對時侷的深刻洞察和對未來的深切憂慮。

郭鈺

元明間吉安吉水人,字彥章。元末隱居不仕。明初,以茂才徵,辭疾不就。生平轉側兵戈,流離道路,目擊時事阽危之狀,故詩多愁苦之詞。於戰亂殘破郡邑事實,言之確鑿,尤足補史傳之缺。有《靜思集》。 ► 6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