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白葦:白色的蘆葦。
- 殘花:凋謝的花朵。
- 敝帚:破舊的掃帚。
- 燕都:指元大都,即今北京。
- 薪槱:柴火。
- 物微:微不足道的物品。
- 生最下:生長在最低賤的地方。
- 功用:實際的用途。
- 矜矜:自誇的樣子。
- 妍醜:美醜。
繙譯
白色的蘆葦生長在寒冷的沙灘上,凋謝的花朵像破舊的掃帚一樣搖曳。 燕都的百萬家庭,都依靠這些蘆葦作爲柴火。 這些微不足道的物品,生長在最卑微的地方,卻有著實際的用途。 它們大大勝過了那些自誇美醜的桃李花。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白葦和桃李花,贊美了白葦的實用價值。白葦雖然生長在寒沙之上,看似不起眼,卻能爲燕都的百姓提供生活必需的柴火,顯示出其重要的社會功能。而桃李花雖然美麗,卻衹是空有外表,缺乏實際用途。詩人的這種觀點,反映了其對實用主義的推崇,同時也表達了對那些衹注重外表而忽眡內在價值的社會現象的批評。
袁桷
元慶元路鄞縣人,字伯長,號清容居士。舉茂才異等,起爲麗澤書院山長。成宗大德初,薦授翰林國史院檢閱官。進郊祀十議,禮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請購求遼、金、宋三史遺書。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講學士。泰定帝泰定初辭歸。桷在詞林,朝廷制冊、勳臣碑銘,多出其手。卒諡文清。著有《易說》、《春秋說》、《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
袁桷的其他作品
- 《 送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八首 》 —— [ 元 ] 袁桷
- 《 董生噩上人以叔載韻見貽再次韻 其三 》 —— [ 元 ] 袁桷
- 《 越船行 》 —— [ 元 ] 袁桷
- 《 次韻繼學伯庸上都見寄二首 》 —— [ 元 ] 袁桷
- 《 舟中得功遠瓊花露戲成三絕 》 —— [ 元 ] 袁桷
- 《 句曲山迎真送真詞二章 》 —— [ 元 ] 袁桷
- 《 謝王參議送練春紅二枝 》 —— [ 元 ] 袁桷
- 《 趙昌荷花 》 —— [ 元 ] 袁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