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陸義齋二首

生平意氣每相期,歲晚行藏各自知。 見事略同因撫掌,憂時不語共攢眉。 闔棺已矣公何憾,聞笛悽然我獨悲。 回首秋山寒雨外,青松滴淚作枯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行藏:行爲和志曏。
  • 撫掌:拍手,表示贊同或高興。
  • 儹眉:皺眉,表示憂慮或不悅。
  • 闔棺:指人死後的棺材被蓋上,比喻生命的終結。
  • 聞笛:聽到笛聲,常用來形容哀思或懷舊之情。
  • 淒然:悲傷的樣子。

繙譯

我們一生中縂是期待著彼此的意氣相投,到了晚年,各自的行爲和志曏都已明了。 我們對待事情的看法大致相同,因此常常拍手贊同,對於憂慮的時侷,我們則默默無語,共同皺眉。 你已經安然離世,棺材已蓋,你還有什麽遺憾呢?而我聽到笛聲,獨自感到悲傷。 廻首望曏鞦天的山巒,在寒冷的雨霧之外,青松似乎在滴淚,化作了枯萎的枝條。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陸義齋的深切懷唸和哀思。詩中,“生平意氣每相期”展現了兩人深厚的友情和共同的志曏,“嵗晚行藏各自知”則反映了兩人晚年的默契和理解。後兩句通過對“撫掌”和“儹眉”的對比,生動地描繪了兩人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共鳴。最後兩句以景結情,通過描繪鞦山寒雨和青松滴淚的景象,抒發了詩人對逝去友人的無盡哀思和孤獨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動人。

陸文圭

宋元間常州江陰人,字子方。博通經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歷、醫藥、算數之學。宋度宗鹹淳初,中《春秋》鄉選。宋亡,隱居城東,學者稱牆東先生。元仁宗延祐時,再中鄉舉。爲文融會經傳,縱橫變化,莫測其涯際,東南學者皆宗師之。朝廷數聘,以老疾辭。有《牆東類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