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嚴光:東漢隱士,字子陵,曾與漢光武帝劉秀同學,劉秀即位後,嚴光隱居不見。
- 隱淪:隱居。
- 草笠:用草編制的帽子,常用於遮陽。
- 三峽:指長江三峽,即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 竹竿:釣魚用的竹製竿子。
- 五橋: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某個有橋的地方。
- 長歌鼓枻:長歌,長聲歌唱;鼓枻,敲打船舷,形容船行時的聲音。
- 知音:理解自己的人,知己。
- 入畫真:形容詩文或景物美得像畫一樣真實。
- 白鷗:白色的海鷗,常用來象徵自由或隱逸的生活。
翻譯
嚴光不願做漢朝的臣子,今天聽說你也選擇了隱居。戴着草帽在三峽的雨中傍晚歸來,手持竹竿在五橋的春天晴天釣魚。長聲歌唱,敲打船舷,知道你心意的人很少,滿卷的詩篇就像畫一樣真實。騎馬的行人不要問起,溫暖的白鷗波濤是最親近的伴侶。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嚴光的隱居和胡於信的隱逸生活,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知音難尋的感慨。詩中描繪的草笠暮歸、竹竿晴釣的畫面,生動展現了隱士生活的寧靜與自由。長歌鼓枻、知音少的描寫,則透露出詩人對世俗的疏離感和對真正理解自己的人的渴望。最後以白鷗波暖作結,象徵着隱士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以及對簡單生活的滿足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