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上京雜詠韻十首

· 袁桷
帝京環陸海,平野接冰天。 龍吐青林火,狼沈紫塞煙。 風花秋黯澹,雲葉雨連綿。 昔日君臣意,深符卜洛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帝京:指元朝的首都大都(今北京)。
  • 環陸海:形容帝京周圍土地廣闊,如同環繞着大海。
  • 平野:平坦的原野。
  • 冰天:冰雪覆蓋的天地,形容北方嚴寒。
  • 龍吐青林火:比喻山林中的霧氣或煙霧,如同龍吐出的火焰。
  • 狼沈紫塞煙:紫塞指長城,狼沈可能指狼煙,即古代邊塞報警的烽火,這裏形容邊塞的烽火煙霧。
  • 風花秋黯澹:秋風中的花兒顯得黯淡無光。
  • 雲葉雨連綿:形容雨雲密佈,雨水不斷。
  • 卜洛年:指古代通過卜辭預測的吉凶年份,這裏可能指君臣關係和諧,符合天意。

翻譯

帝京周圍環繞着廣闊如海的陸地,平坦的原野一直延伸到冰雪覆蓋的天邊。山林中霧氣繚繞,如同龍吐出的火焰,長城邊塞的烽火煙霧沉沉。秋風中的花兒顯得黯淡無光,雨雲密佈,雨水連綿不斷。昔日君臣之間的深厚情誼,深得天意,如同古代卜辭所預示的吉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朝帝京的壯闊景象和邊塞的蒼涼氛圍,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隱喻了君臣之間的和諧關係。詩中「龍吐青林火,狼沈紫塞煙」運用了生動的比喻,增強了畫面的視覺衝擊力。結尾的「昔日君臣意,深符卜洛年」則表達了對君臣關係的美好祝願,體現了詩人對國家安寧和政治和諧的嚮往。

袁桷

元慶元路鄞縣人,字伯長,號清容居士。舉茂才異等,起爲麗澤書院山長。成宗大德初,薦授翰林國史院檢閱官。進郊祀十議,禮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請購求遼、金、宋三史遺書。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講學士。泰定帝泰定初辭歸。桷在詞林,朝廷制冊、勳臣碑銘,多出其手。卒諡文清。著有《易說》、《春秋說》、《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