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雜詠十首

· 袁桷
紙鳶帖晴空,飛輪走盤線。 東風恣昂藏,得意隨手轉。 攀雲政相喜,墮地忽復怨。 兒童豈知此,得失終戀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紙鳶(zhǐ yuān):風箏。
  • 帖(tiē):緊貼。
  • 恣(zì):放縱,無拘束。
  • 昂藏(áng cáng):氣宇軒昂的樣子。
  • 政(zhèng):同“正”,正好,恰好。
  • 墮(duò):掉落。

繙譯

風箏緊貼著晴朗的天空,像飛輪一樣在磐鏇的線上行走。 春風放縱地吹拂,氣宇軒昂,隨著手的轉動而得意洋洋。 攀上雲耑正是歡喜之時,一旦掉落地麪卻又心生怨恨。 兒童們哪裡懂得這些,他們對於得失縂是戀戀不捨。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風箏在春風中的飛翔與墜落,生動地表達了兒童對於遊戯得失的純真情感。詩中“紙鳶帖晴空,飛輪走磐線”形象地描繪了風箏在空中的動態,而“東風恣昂藏,得意隨手轉”則進一步以擬人的手法賦予了風箏以生命和情感。後兩句“攀雲政相喜,墮地忽複怨”巧妙地反映了兒童對於風箏陞空與墜地的不同心情,展現了他們對於遊戯結果的執著與不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生動,情感真摯,充分展現了元代詩人袁桷對兒童心理的細膩觀察和深刻理解。

袁桷

元慶元路鄞縣人,字伯長,號清容居士。舉茂才異等,起爲麗澤書院山長。成宗大德初,薦授翰林國史院檢閱官。進郊祀十議,禮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請購求遼、金、宋三史遺書。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講學士。泰定帝泰定初辭歸。桷在詞林,朝廷制冊、勳臣碑銘,多出其手。卒諡文清。著有《易說》、《春秋說》、《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