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諧謔(xié xuè):幽默詼諧。
- 溺:沉迷。
- 滑稽傳:指幽默詼諧的故事或書籍。
- 奇變:奇特變化。
- 六經:指儒家經典,如《詩經》、《尚書》等。
- 至文:最好的文章。
- 馬遷:指司馬遷,《史記》的作者。
- 組練:組織和鍛鍊,這裏指文章的結構和修辭。
- 酣舌戰:激烈的辯論。
翻譯
年少時擅長幽默詼諧,沉迷於滑稽故事。 後來閱讀《水滸傳》,發現文字更加奇特多變。 即使是儒家的六經,也非最佳文章,司馬遷的《史記》也缺乏精煉的結構。 一場西風帶來的雨令人感到暢快,聽你激烈辯論,如飲甘露。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袁宏道對《水滸傳》的極高評價。他先是回憶自己年輕時對幽默故事的喜愛,然後提到讀《水滸傳》後,對其文字的奇特性感到驚喜。詩中「六經非至文,馬遷失組練」一句,大膽批評了儒家經典和《史記》,認爲它們在文學價值上不如《水滸傳》。最後,通過「一雨快西風,聽君酣舌戰」的描寫,展現了聽朱生講述《水滸傳》時的暢快感受,彷彿置身於一場激烈的文學辯論之中。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充分展現了袁宏道對《水滸傳》的熱愛和對文學的深刻見解。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
袁宏道的其他作品
- 《 述舊西山下有門頭村多精藍 》 —— [ 明 ] 袁宏道
- 《 舟中元夕偶談郡中舊事 》 —— [ 明 ] 袁宏道
- 《 九月二十九日同羅服卿及社中諸兄弟登高二聖寺 》 —— [ 明 ] 袁宏道
- 《 燈下觀菊花影同社中諸友賦 》 —— [ 明 ] 袁宏道
- 《 新安江 》 —— [ 明 ] 袁宏道
- 《 過赤壁 》 —— [ 明 ] 袁宏道
- 《 百六詩爲丘大賦 》 —— [ 明 ] 袁宏道
- 《 過三橋莊莊在真州城西余舊遊地也屬潘稚恭 》 —— [ 明 ] 袁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