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壬辰: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具體對應公曆哪一年需要根據上下文推算。
- 避地:躲避戰亂或災難的地方。
- 馬鞍山:山名,具體位置需要根據上下文推算。
- 治一枝未就:治理或修建某物尚未完成。
- 茲春:這個春天。
- 聞儆:聽到警報或警告。
- 搆棲:建造住所。
- 世事環千慮:世間的事情環繞着千般憂慮。
- 春容出萬端:春天的景象呈現出萬種姿態。
- 林泉方滴瀝:林中的泉水正在滴落。
- 風雨莫迷漫:風雨不要瀰漫開來。
- 獨鳥依深樹:孤獨的鳥兒依靠在深密的樹林中。
- 羣鷗就遠瀾:成羣的海鷗飛向遠方的波瀾。
- 且同塵外物:暫且與塵世之外的事物爲伴。
- 時向靜中看:時常在寧靜中觀察。
翻譯
在這個壬辰年,我爲了躲避戰亂來到了馬鞍山,原本打算在這裏修建一處居所,但尚未完成。這個春天,我聽到了警報,於是決定在前址繼續建造我的棲身之所。對此,我感慨萬分,寫下了十首律詩。
世間的事情環繞着千般憂慮,春天的景象卻呈現出萬種姿態。林中的泉水正在滴落,我不希望風雨瀰漫開來。孤獨的鳥兒依靠在深密的樹林中,成羣的海鷗飛向遠方的波瀾。我暫且與塵世之外的事物爲伴,時常在寧靜中觀察這一切。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在動盪時局中的避世心態和對自然寧靜生活的嚮往。通過描繪林泉、風雨、獨鳥、羣鷗等自然景象,詩人展現了自己超脫塵世、追求心靈寧靜的情感。詩中的「世事環千慮」與「春容出萬端」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詩人對紛繁世事的厭倦和對春天生機勃勃景象的喜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安寧生活的渴望和對自然美的讚美。
郭之奇的其他作品
- 《 初秋朔抵高涼秋郊曠望 》 —— [ 明 ] 郭之奇
- 《 對春鳥有感十首 其三 》 —— [ 明 ] 郭之奇
- 《 雲白青山外 》 —— [ 明 ] 郭之奇
- 《 雪詩六首義取六出十九夜初聞雪 》 —— [ 明 ] 郭之奇
- 《 作稽古篇諸論斷五絕 》 —— [ 明 ] 郭之奇
- 《 壬辰避地馬鞍山治一枝未就茲春聞儆復於前址搆棲感賦十律 》 —— [ 明 ] 郭之奇
- 《 烹茗邀悅則過坐偶及禪理即席口占 》 —— [ 明 ] 郭之奇
- 《 舟發雩都苦雨隨緣成八首 》 —— [ 明 ] 郭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