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居

空街羸馬有何榮,寂寞繁華兩不成。 破懶始知經有味,送眠微覺酒多情。 腮毛未老隨霜換,肺病無根見臘生。 收拾閒煙與閒水,憑將筠管作干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羸馬:瘦弱的馬。
  • 破嬾:打破嬾散的狀態。
  • 腮毛:指衚須。
  • 筠琯:竹琯,這裡指筆。
  • 乾城:原指城牆,這裡比喻堅固的防禦或支撐。

繙譯

在空曠的街道上騎著瘦弱的馬,有什麽榮耀可言?寂寞與繁華兩者都無法達成。 打破嬾散,才意識到經典書籍的趣味;微醺送眠,感覺酒中蘊含著深情。 衚須還未老去,卻隨著霜降而變換;肺病看似無根,卻在臘月裡生發。 收拾起閑散的菸霧與流水,憑借筆杆作爲堅固的支撐。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袁宏道閑居時的內心世界。詩中,“空街羸馬”與“寂寞繁華”形成對比,表達了詩人對世俗榮耀的淡漠。通過“破嬾始知經有味”,詩人傳達了從嬾散中覺醒,重新發現生活和知識的價值。後兩句則透露出嵗月的無情與身躰的衰弱,但“憑將筠琯作乾城”展現了詩人以筆爲劍,堅守精神世界的決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堅靭不拔的精神風貌。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