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疏散:悠閑自在,不拘束。
- 庸庸:平凡,無所作爲。
- 匡牀:方正的牀。
- 趺坐:磐腿而坐。
- 古道:古代的禮節或風俗。
- 醯雞:醋中的小蟲。
- 凍水冰條:冰凍的水和冰柱。
繙譯
我這悠閑自在、平凡無奇的人,寄居於一官半職之中,磐腿坐在方正的牀上,感到身心安甯。 我衹能用古代的禮節來款待賓客,免得讓空閑時的思緒累及我的腎和肝。 螢火蟲何時才能擺脫腐朽,醋中的小蟲又何時能離開酸味。 東風已經吹拂西門的柳樹,冰凍的水和冰柱也在春風中感到歡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袁宏道對於平凡生活的滿足和對自然變化的敏感。詩中,“疏散庸庸寄一官”展現了詩人的淡泊名利,而“匡牀趺坐覺身安”則描繪了一種甯靜的生活狀態。後兩句通過對螢火蟲和醯雞的比喻,暗示了對於擺脫束縛、追求自由的渴望。最後,東風解凍的景象,不僅描繪了春天的到來,也象征著希望和新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
袁宏道的其他作品
- 《 新買得畫舫將以爲庵因作舟居詩 》 —— [ 明 ] 袁宏道
- 《 途中口占 》 —— [ 明 ] 袁宏道
- 《 湯嘉賓以使事入江西將遍遊諸名勝詩以送之 》 —— [ 明 ] 袁宏道
- 《 密縣天仙廟白松 》 —— [ 明 ] 袁宏道
- 《 青樓曲 》 —— [ 明 ] 袁宏道
- 《 廣陵曲戲贈黃昭質時昭質校士歸 》 —— [ 明 ] 袁宏道
- 《 九月初五日得三弟京闈第三報誌喜仍用散木韻踐前約也 》 —— [ 明 ] 袁宏道
- 《 雪中投宿棲隱寺寺去大冶五千裏在亂山中 》 —— [ 明 ] 袁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