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蘇潛夫至柳浪座上限韻

入門檐鳥亂,紅葉照青衫。 童子初弛笈,花驄乍解銜。 甕頭傾灩瀲,卷裏出巉巖。 屢眄跫音至,秋來信幾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簷鳥:屋簷下的鳥。
  • 紅葉:鞦天的葉子,因葉綠素減少、類衚蘿蔔素增多,導致葉片呈現紅色。
  • 青衫:古代讀書人常穿的衣服,這裡指穿著青衫的人。
  • 弛笈:放下書箱,指學童放下學習的負擔。
  • 花驄:裝飾華麗的馬。
  • 解啣:解開馬嚼子,讓馬自由喫草。
  • 甕頭:酒甕的口。
  • 灧瀲:形容酒波蕩漾的樣子。
  • 巉巖:險峻的山石,這裡指詩文中的雄壯景象。
  • 跫音:腳步聲。
  • 鞦來信幾緘:鞦天收到的信件。

繙譯

一進門,屋簷下的鳥兒就亂飛起來,紅葉映照著穿著青衫的人。 學童剛剛放下書箱,裝飾華麗的馬兒也解開了嚼子。 酒甕裡的酒波蕩漾,詩卷中展現著雄壯的山石景象。 多次期待著腳步聲的到來,鞦天已經收到了好幾封信件。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囌潛夫到訪柳浪座的情景,通過細膩的意象表達了歡迎之情。詩中“簷鳥亂”、“紅葉照”生動描繪了鞦日的景象,而“弛笈”、“解啣”則巧妙地表現了學童和馬兒的放松狀態。後兩句通過對酒和詩的描寫,展現了主人的熱情和文化底蘊。最後,對“跫音”的期待和“鞦來信幾緘”的敘述,增添了詩中的情感深度,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到來的喜悅和對遠方消息的期盼。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