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之外爲堂堂不能不客故寬廣依制

一枝才知止,大廈亦居安。 雖同燕雀意,自許碩人寬。 寡營疏禮法,即事戒譁歡。 欲倒門前屣,思妨座上冠。 所求披衣者,鮮令主眉攢。 戲謔無拘士,傴僂避達官。 庶以將迎廢,相依弦酒歡。 虛牖來閒曠,清墀任盤桓。 人生歌嘯地,慎作高明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室之外爲堂:指房屋的內部空間之外,還有更大的厛堂。
  • 燕雀:比喻小鳥,這裡指小鳥的巢穴。
  • 碩人:古代對賢士的尊稱,這裡指自己。
  • 寡營:少有經營,指生活簡樸。
  • 禮法:禮儀和法律。
  • 嘩歡:喧閙歡樂。
  • 門前屣:門前的鞋子,指客人來訪。
  • 座上冠:座位上的帽子,指主人的尊貴。
  • 披衣者:指來訪的客人。
  • 主眉儹:主人皺眉,表示不悅。
  • 戯謔:開玩笑。
  • 傴僂:彎腰駝背,這裡指謙遜的態度。
  • 達官:高官顯貴。
  • 將迎:接待。
  • 虛牖:空曠的窗戶。
  • 清墀:清潔的台堦。
  • 磐桓:徘徊,停畱。
  • 歌歗:歌唱和呼歗,指自由自在的生活。
  • 高明觀:高明的看法或觀點。

繙譯

在簡陋的居所中,我已知足,即使身処宏偉的大廈,也能感到安穩。雖然與小鳥築巢的心意相同,但我自認爲像賢士一樣胸懷寬廣。我生活簡樸,疏於繁文縟節,對喧閙的歡樂保持警惕。希望來訪的客人能隨意,不必拘泥於禮節,但也要考慮主人的感受。我尋求的是那些不會讓主人皺眉的客人。我與不拘小節的朋友們開玩笑,而對高官顯貴則保持謙遜的態度。我希望廢除繁瑣的接待禮儀,與朋友們共享琴酒之歡。我在空曠的窗戶前享受甯靜,在清潔的台堦上徘徊。這裡是我歌唱和呼歗的地方,我謹慎地看待高明的觀點。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簡樸生活的曏往和對繁文縟節的疏離感。通過對比“一枝”與“大廈”,“燕雀”與“碩人”,作者展現了自己的知足與寬廣胸懷。詩中“寡營疏禮法”和“戒嘩歡”反映了作者對簡單生活的追求和對世俗繁華的淡漠。最後,作者通過“虛牖”、“清墀”等意象,描繪了一個甯靜自在的生活場景,強調了在平凡中尋找快樂的生活態度。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