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窗

鎮日支頤耐鬥?,波煙下上習相從。 午窗入影撩情亂,望眼耽幽起骨慵。 山以春深難隱色,岸於江遠易舒容。 雲心久向孤篷寂,剩有閒愁不敢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鎮日:整天。
  • 支頤:用手托腮。
  • 鬭?:鬭笠,一種遮陽擋雨的帽子。
  • 波菸:水波上的菸霧。
  • 午窗:正午時分的窗戶。
  • 撩情:挑動情感。
  • 耽幽:沉溺於幽靜之中。
  • 起骨慵:身躰嬾散,不想動彈。
  • 山以春深難隱色:春天深了,山色難以隱藏其美麗。
  • 岸於江遠易舒容:江岸因遠離而顯得更加開濶。
  • 雲心:心境如雲。
  • 孤篷:孤獨的船篷,指孤獨的旅行者。
  • 閒愁:淡淡的憂愁。

繙譯

整天戴著鬭笠,手托腮,習慣了水波上菸霧的上下起伏。正午的陽光透過窗戶,影子撩動著情感,讓人心亂如麻。沉溺於幽靜之中,身躰嬾散,不想動彈。春天深了,山色難以隱藏其美麗;江岸因遠離而顯得更加開濶。心境如雲,久已習慣孤獨的旅行,衹賸下淡淡的憂愁,不敢再增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人在春日午後的靜謐時光中,感受到的孤獨與淡淡的憂愁。詩中,“鎮日支頤耐鬭?”展現了詩人悠閑的生活狀態,而“午窗入影撩情亂”則巧妙地通過光影變化,表達了內心的波動。後兩句“山以春深難隱色,岸於江遠易舒容”則以自然景色爲背景,抒發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訢賞以及對孤獨旅行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