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舟日與風逆歸舟乃能順也

幽窗曉色自江煙,雲際高帆萬葉聯。 風本無心隨所受,天微於氣詔當還。 三春就我成來日,一水從人又此年。 自北自南無限思,檣聲棹響漫瀟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幽窗:昏暗的窗戶。
  • 江煙:江面上的霧氣。
  • 高帆:高高的帆船。
  • 萬葉聯:形容帆船衆多,如同萬片葉子相連。
  • 風本無心:風本身沒有意志。
  • 隨所受:隨着它所遇到的情況而變化。
  • 天微於氣:天空中的氣流微妙。
  • 詔當還:命令應當返回。
  • 三春:指春季的三個月。
  • 就我成來日:隨着我成爲過去的日子。
  • 一水從人:水隨着人的行動而流動。
  • 又此年:又是一年。
  • 自北自南:從北方到南方。
  • 無限思:無盡的思緒。
  • 檣聲棹響:桅杆的聲音和划槳的聲音。
  • 漫瀟然:隨意而自然。

翻譯

昏暗的窗戶透出江面上的霧氣,雲邊高高的帆船如同萬片葉子相連。風本身沒有意志,隨着它所遇到的情況而變化,天空中的氣流微妙,命令應當返回。春季的三個月隨着我成爲過去的日子,水隨着人的行動而流動,又是一年。從北方到南方,無盡的思緒,桅杆的聲音和划槳的聲音隨意而自然。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江景和風帆,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規律的感慨和對時間流逝的哀思。詩中「風本無心隨所受」和「天微於氣詔當還」揭示了自然界的無心與必然,而「三春就我成來日」和「一水從人又此年」則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無奈。最後兩句以聲音作結,營造出一種隨遇而安、任由自然的心境。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