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舟中謁嶽武穆廟並墓所

誰使升堂便肅欽,將軍生面古猶今。 鬚眉隱躍峯千丈,膚理疏殘土一潯。 冷落英魂風月夜,流連客意水天心。 興懷往事徒悲憤,醉後燈前淚不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升堂:進入廟宇或官府的大堂。
  • 肅欽:肅穆而尊敬。
  • 生面:面貌,這裏指岳飛的畫像或塑像。
  • 隱躍:隱約而生動。
  • 膚理:皮膚的紋理,這裏指土塑的表面紋理。
  • 疏殘:稀疏殘破。
  • 土一潯:一潯,古代長度單位,這裏指土塑的一小塊。
  • 冷落:被忽視,無人問津。
  • 英魂:英雄的靈魂。
  • 流連:留戀,不願離開。
  • 客意:遊客的心情。
  • 水天心:水天相接之處,指湖面與天空的交界。
  • 興懷:感慨,懷念。
  • 悲憤:悲傷和憤怒。
  • 燈前:在燈光下。

翻譯

是誰讓我一進入廟宇便感到肅穆而尊敬,將軍的面貌古今如一。 他的鬚眉隱約而生動,如同千丈高峯,而土塑的表面紋理稀疏殘破,只有一小塊。 在風月之夜,英雄的靈魂顯得冷落,而遊客的心情在水天相接之處流連。 我感慨往事,心中充滿了悲傷和憤怒,醉後在燈光下,淚水不禁流下。

賞析

這首作品在表達對岳飛的敬仰與懷念之情時,通過描繪岳飛廟宇的景象和自己的感受,營造了一種莊重而悲涼的氛圍。詩中「將軍生面古猶今」一句,既表達了對岳飛不朽形象的讚美,也暗示了歷史的滄桑。後句通過對土塑細節的描寫,進一步以物喻人,抒發了對英雄逝去的哀思。結尾的「醉後燈前淚不禁」則是詩人情感的直接流露,展現了深沉的悲憤之情。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