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蜚莪偕宋爾孚楊承之攜酒過從得榴字是日夏盡

壺榼招邀過一丘,憑將君酌反相酬。 未須棋局長消夏,祇畏詩篇早賦秋。 對酒方知朋與好,感時獨許醉忘憂。 卻慚東老雖貧樂,齋璧猶勞衆擘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壺榼(kē):古代盛酒的器具。
  • 憑將:依靠,藉助。
  • 反相酬:反過來互相酬答。
  • 棋局:下棋的局面,比喻局勢或事情的狀況。
  • 消夏:度過夏天。
  • 感時:感慨時光。
  • 東老:指東坡居士,即蘇軾。
  • 齋璧:齋戒時所用的璧玉,這裏指珍貴的物品。
  • 擘(bāi)榴:剖開石榴。

翻譯

我們帶着酒壺和酒杯,一起走過一個小山丘,藉助你的酒來互相酬答。不需要用棋局來消磨這個夏天,只是擔心詩篇早早地就寫出了秋天的感覺。對着酒,我們更加知道朋友之間的美好,感慨時光,只有醉酒才能忘卻憂愁。但我感到慚愧,即使東坡居士雖然貧窮卻快樂,我還要勞煩大家剖開石榴來裝飾我的齋璧。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與朋友們在夏日末尾的聚會情景,通過酒與詩的交流,表達了時光易逝的感慨和對友情的珍視。詩中「未須棋局長消夏,祇畏詩篇早賦秋」巧妙地將夏日的消遣與秋意的早至相對比,透露出對季節更迭的敏感。結尾處提及東坡居士的貧樂與自己的慚愧,展現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友情的深切感激。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