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寓崧臺

高臺煙樹靜書齋,繞徑青蘿映紫崖。 閣迥白雲時入戶,春來黃葉尚盈階。 傍林獨酌花先醉,倚檻微吟鳥共諧。 何客到門成好事,筆牀茶鼎稱幽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居住。
  • 崧臺: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高臺。
  • :遠。
  • 筆牀:放筆的架子。
  • 茶鼎:煮茶的器具。

翻譯

春日裏我居住在高高的臺上,四周是靜謐的書齋,青翠的藤蘿環繞着小徑,映襯着紫色的山崖。 閣樓遠遠地伸向白雲,白雲不時地飄入門戶,春天來臨,黃葉依舊鋪滿了臺階。 在林邊獨自飲酒,花兒似乎也先我而醉,倚着欄杆輕聲吟唱,鳥兒與我和諧共鳴。 不知哪位客人來到門前,帶來了好事,筆架和茶爐恰好滿足了我幽靜的心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裏一位文人隱居高臺書齋的寧靜生活。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如「煙樹」、「青蘿」、「紫崖」、「白雲」和「黃葉」,展現了春日的生機與寧靜。後兩句則通過「獨酌」、「微吟」與「鳥共諧」表達了詩人超然物外、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情懷。結尾的「筆牀茶鼎」更是巧妙地點出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熱愛與嚮往。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