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沈廉憲以豸幣貺賀

鈴閣風清夜不驚,洱雲萬里重長城。 玉存幸賴昆炎熄,狼殪猶疑虎暴橫。 每頌甘棠春已滿,式承金豸饋非輕。 明朝鞍馬辭公去,還把綈袍說此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鈴閣:古代官署的鈴架,代指官署。
  • 洱雲:指雲南洱海地區的雲霧,這裏泛指邊疆的景象。
  • 長城:指邊疆的防禦工事。
  • 玉存:指珍貴的玉器得以保存,比喻國家安寧。
  • 昆炎:指火災。
  • 狼殪:狼被殺死,比喻消除禍患。
  • 虎暴橫:比喻殘暴的勢力。
  • 甘棠:古代傳說中的神樹,比喻美好的事物。
  • 金豸:古代傳說中的神獸,這裏指珍貴的禮物。
  • 綈袍:一種質地厚實的絲織品,比喻深厚的情誼。

翻譯

官署中風鈴清脆,夜晚寧靜無驚,萬里洱海雲霧籠罩着邊疆的長城。 珍貴的玉器得以保存,幸虧火災得以平息,但仍有狼被殺死的疑慮,擔心殘暴的勢力橫行。 每每頌揚甘棠樹下的春光,已滿是美好,而今承蒙金豸這樣的珍貴禮物,實在不輕。 明天我就要騎馬辭別公去,還會帶着綈袍,訴說這份深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官署夜晚的寧靜與邊疆的壯闊,通過「鈴閣風清」和「洱雲萬里」等意象,展現了邊疆的安寧與遼闊。詩中「玉存」與「昆炎熄」對比,表達了國家安寧的慶幸,而「狼殪」與「虎暴橫」則透露出對潛在危險的憂慮。結尾處,詩人表達了對友人深厚情誼的珍視,以及離別時的不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區元晉

區元晉,字惟康。新會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舉人。官雲南鎮南知州,晉福建興化府同知。著有《見泉集》。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七四等有傳。區元晉詩,以附於明萬曆四十四年刻區越撰《鄉賢區西屏集》之《區奉政遺稿》爲底本,參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區西屏見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區見泉公遺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