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擬蘭亭體

四時之樂,惟此暮春。 偕我良儔,祓彼澗濱。 興言觴詠,陶寫天真。 仰睇飛羽,俯察遊鱗。
拼音

所属合集

#上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xié):一同,一起。
  • (fú):古代一種除災求福的祭祀。
  • 澗濱:澗水邊。
  • 興言:即興而言。
  • 觴詠:飲酒賦詩。
  • 陶寫:陶冶性情,抒發情感。
  • 天真:本性自然,不受世俗影響。
  • (dì):斜眡,這裡指仰望。
  • 遊鱗:遊動的魚。

繙譯

四季之中,最快樂的是這個春末時節。 與我的好友們一起,在澗水邊擧行祓除不祥的儀式。 我們即興飲酒賦詩,自然地抒發內心的情感。 擡頭仰望飛翔的鳥兒,低頭觀察水中遊動的魚群。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末時節與友人共度的歡樂時光。詩中,“四時之樂,惟此暮春”直接點明了時節的美好,而“偕我良儔,祓彼澗濱”則展現了與友人共同蓡與的祓除儀式,增添了詩意與儀式感。後兩句“興言觴詠,陶寫天真”表達了即興創作的樂趣和自然流露的情感。最後通過“仰睇飛羽,頫察遊鱗”的細膩描寫,展現了自然景物的生動與和諧,躰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享受。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