憫潦三章端民歌王兵憲宗魯也餘爲廣其辭焉

洪潦湯湯兮毒吾州,地維圮兮亂常流。霪雨助虐兮溢原野,飄室廬兮灌城社。 水不仁兮民爲仇,潦不止兮君侯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憫潦:同情水災。
  • 三章:三段。
  • 耑民歌:正直的民歌。
  • 王兵憲宗魯:可能是指某位名叫王兵的官員,憲宗魯可能是其尊稱或別稱。
  • 區大相:明代詩人。
  • 洪潦:大水災。
  • 湯湯:水流盛大的樣子。
  • :害。
  • 吾州:我的家鄕。
  • 地維圮:地基崩塌。
  • 亂常流:水流混亂。
  • 霪雨:連緜不斷的雨。
  • 助虐:加劇災害。
  • 溢原野:水泛濫到田野。
  • 飄室廬:房屋被水沖走。
  • 灌城社:水淹城市和村莊。
  • 水不仁:水無情。
  • 民爲仇:人民受害。
  • 君侯憂:地方官員憂慮。

繙譯

大水災洶湧澎湃,危害我的家鄕,地基崩塌,水流混亂。連緜的雨加劇了災害,水泛濫到田野,沖走了房屋,淹沒了城市和村莊。水無情,人民受害,水災不止,地方官員憂慮。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時期一場嚴重的水災,通過生動的語言和形象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對受災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對災害的深刻感受。詩中,“洪潦湯湯”、“霪雨助虐”等詞句,生動地描繪了水災的嚴重性和破壞力,而“水不仁兮民爲仇”則深刻反映了水災給人民帶來的苦難。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展現了詩人對民生的關懷和對自然災害的深刻反思。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