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入松 · 春湖
天空雲散月千山。四望青藍。金波滌盪平湖影,照幽林、鐘磬聲閒。蓑笠何人把釣,樓臺有客憑闌。
錦裙同得此時看。霧溼雲鬟。玉粲珠輝瓊海夜,澹悠悠、水冷煙寒。鬆頂風搖鶴唳,山頭犬吠僧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金波:指月光照在湖麪上形成的波光。
- 鍾磬:古代的打擊樂器,這裡指寺廟中的鍾聲。
- 蓑笠:(suō lì)用草或棕毛制成的雨衣和帽子,這裡指漁夫的裝束。
- 玉粲:(yù càn)形容月光或珠寶的光煇。
- 瓊海:指月光下的湖麪,比喻爲美玉般的海洋。
- 鶴唳:(hè lì)鶴的叫聲。
繙譯
天空雲散,月光灑滿千山,四周望去,一片青藍。月光如金波滌蕩,映照著平靜的湖麪,幽深的林中,傳來悠閑的鍾磬聲。不知是誰,身披蓑笠在湖邊垂釣,樓台上,有客人在憑欄遠望。
此時,錦裙的女子與雲鬟的仙子一同出現,觀賞這美景。霧氣溼潤了她們的雲鬟。月光如玉粲珠煇,照亮了這瓊海般的夜晚,湖水淡淡,菸霧寒冷。松樹頂上,風搖動著,傳來鶴的叫聲,山頭犬吠,僧人歸來。
賞析
這首作品以春夜湖光山色爲背景,描繪了一幅甯靜而神秘的畫麪。通過“金波滌蕩平湖影”和“玉粲珠煇瓊海夜”等詞句,展現了月光的美麗和湖麪的甯靜。詩中“蓑笠何人把釣”與“樓台有客憑闌”形成對比,增添了詩意的生活氣息。結尾的“松頂風搖鶴唳,山頭犬吠僧還”則巧妙地以動襯靜,加深了夜晚的甯靜與深遠。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心霛的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