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井寺片雲亭

舊寺臨流水,新亭坐夕曛。 亂篁森度嶺,片石鬱生雲。 碧岫連湖盡,春泉過涉聞。 猶餘下山磬,相送出林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huáng):竹子。
  • (xiù):山洞,這裡指山峰。
  • (qìng):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繙譯

舊時的寺廟依傍著流水,新築的亭子中坐著,夕陽的餘暉灑滿。 竹林茂密,倣彿要越過山嶺,一塊石頭上鬱鬱蔥蔥,似乎生出了雲霧。 碧綠的山峰與湖水相連,春天的泉水潺潺流過,聲音可聞。 衹賸下下山時敲響的磬聲,伴隨著我送別,穿過林間的氛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龍井寺及其周邊的自然景色,通過“舊寺”、“新亭”、“亂篁”、“片石”等意象,展現了寺廟的古樸與自然的和諧。詩中“碧岫連湖盡,春泉過涉聞”一句,以湖光山色和泉水聲爲背景,增添了詩意的深遠。結尾的“下山磬”聲,不僅是對景物的細膩描寫,也增添了一種甯靜而悠遠的氛圍,使讀者倣彿身臨其境,感受到那份超脫塵世的甯靜與美好。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