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征詩

皇靈震兮窮海外,徵不庭兮靜殊類。甲旅悅兮從公邁,封鯨鯢兮戢鱗介。 加日出兮極地界,標穹碣兮際荒裔,異域來兮嘉王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皇靈:指皇帝的神靈或威嚴。
  • :震動,此處指皇帝的威嚴影響深遠。
  • 窮海:極遠的海域。
  • 徵不庭:征討不歸順的地方。
  • 靜殊類:使異類安靜,指平定異族。
  • 甲旅:士兵。
  • :高興,願意。
  • 從公邁:跟隨公侯出征。
  • 封鯨鯢:封賞戰勝的將領,鯨鯢指大魚,比喻強大的敵人。
  • 戢鱗介:收斂鱗甲,比喻停止戰鬥。
  • 加日出:太陽升起的地方,指極東之地。
  • 極地界:最遠的地界。
  • 標穹碣:樹立高大的石碑,穹碣指高大的石碑。
  • 際荒裔:到達邊遠之地。
  • 異域來:異國他鄉的人來到。
  • 嘉王會:讚美君王的會盟。

翻譯

皇帝的威嚴震動到了極遠的海域之外,征討那些不歸順的地方,使異族安靜下來。士兵們高興地跟隨公侯出征,戰勝強大的敵人後,將領們得到了封賞,戰鬥也停止了。太陽升起的地方是最遠的地界,樹立高大的石碑標誌着到達了邊遠之地,異國他鄉的人來到這裏,讚美君王的會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皇帝的威嚴和軍隊的壯舉,通過「皇靈震兮窮海外」和「徵不庭兮靜殊類」展現了皇帝的權威和軍隊的勝利。詩中「甲旅悅兮從公邁」表達了士兵們對出征的積極態度,而「封鯨鯢兮戢鱗介」則形象地描繪了戰勝後的封賞和和平景象。最後,通過「異域來兮嘉王會」展現了異國他鄉的人對君王的讚美,體現了國家的強盛和文化的交流。整首詩語言雄渾,意境開闊,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強盛和和平的嚮往。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