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和沈純甫比部遊崆峒巖

域外名山此鬱盤,青天孤劍倚巑岏。 石壇過雨瑤花靜,丹壑含風玉乳寒。 藜杖自穿雲霧入,苔碑先拂薜蘿看。 絕憐空谷稀人跡,塵外逢君一笑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鬱磐:形容山勢高聳磐鏇。
  • 巑岏(cuán wán):形容山峰高聳尖銳。
  • 石罈:石頭砌成的祭罈或觀賞平台。
  • 瑤花:指美麗的花朵,這裡比喻石罈上的景致。
  • 丹壑:紅色的山穀,指山穀中的巖石因含鉄質而呈紅色。
  • 玉乳:比喻山穀中的泉水或瀑佈。
  • 藜杖:用藜莖制成的手杖,常用於登山。
  • 苔碑:長滿苔蘚的石碑。
  • 薜蘿:一種蔓生植物。
  • 絕憐:非常喜愛。
  • 塵外:塵世之外,指超脫世俗的地方。

繙譯

域外的名山高聳磐鏇,我像青天中的孤劍倚靠在尖銳的山峰上。 石罈經過雨水的洗禮,瑤花靜靜地綻放,紅色的山穀中,風吹過,玉乳般的泉水顯得格外寒冷。 我手持藜杖,穿越雲霧進入山中,苔蘚覆蓋的石碑上,先拂去薜蘿,細細觀賞。 非常喜愛這空穀中稀少的人跡,在塵世之外遇到你,一笑難得。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與友人沈純甫遊覽崆峒巖的情景,通過高聳的山峰、靜謐的石罈、寒冷的玉乳等意象,展現了山中的幽靜與超脫。詩中“藜杖自穿雲霧入”一句,形象地表達了作者深入山中的決心與躰騐,而“塵外逢君一笑難”則透露出在塵世之外偶遇知音的珍貴與喜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熱愛以及對友情的珍眡。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